在基层社区治理中,业委会往往担任着关键却不易扮演好的角色。然而,长寿路街道正红里居民区的富丽大厦,依托“红色业委会”高效、透明的工作方式,通过党建引领、资源整合、居民共治,切实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,成为社区治理的亮丽名片。
党建引领换新颜
富丽大厦竣工于1999年,属于商住两用楼。富丽大厦上一届业委会因电梯更换等事项产生内部意见分歧,业委会功能几乎陷入停滞。转机出现在2023年,在党组织引领下,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自发组成“换届志愿者小组”,主动推进业委会换届工作。新选举产生的5名业委会成员中,有4名为中共党员,小组骨干顺利过渡为新业委会班子,换届过程平稳顺利,“红色业委会”由此得名。业委会主任沈跃进被居民亲切地称为“全天候主任”,无论是地下室水管漏水,还是台风天楼顶应急,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。一位居民表示:“现在业委会做事我们放心,因为他们真的在为我们着想。”
多方协同破难题
新业委会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破解困扰居民多年的“坡道难题”——富丽大厦非机动车地下室坡道原坡度超过24度,陡峭难行,存在出行安全隐患。业委会整合辖区资源,主动联系仅一墙之隔的“24街坊”工程队。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和多次多方协商,最终达成共识:工程队免费改造坡道,将坡度降至安全的18度。“他们没有用我们一分钱维修基金,且工程量不小,但仅用一周就完成了!”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翔介绍,此次合作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,也增进了社区与建设单位之间的互信。
居民共治促精细
为进一步实现更精细化管理,业委会推动成立了由11人组成的“楼管会”,每两层设有一位楼管代表,形成覆盖全楼的治理网络。同时,有效扩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,构建“业委会、楼管会、居民”三层联动体系,使沟通更顺畅、服务更精准。
楼管会成员涵盖不同年龄层,他们不仅负责监督物业和业委会工作,还能及时反馈居民意见、提出建议。例如“‘小老人’照顾‘老老人’”的互助倡议,便是由楼管会成员提出并自愿推行实施的。
公开透明赢信任
此前居民最大的不满来源于“不透明”——公共收益、维修基金使用、会议决策等缺乏公开。新业委会成立后,将“透明、公开、规范”作为首要原则,所有会议纪要、公共账目、公示事项及时向全体居民公开。目前,业委会正积极推进物业选聘工作,经过背景审查、方案讲解、多方评议等环节,最终确定了一家拥有健全党组织、管理理念先进的新物业公司。更令人期待的是,新物业承诺“带资进场”,首批投入将用于改造地下室空间、建设儿童活动室、公共会客厅等功能区域,并改造非机动车停车棚等。
查查配网上在线股票配资公司正规实盘股票杠杆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